2023年9月11日,国际著名杂志JAMA Pediatrics(中科院一区,IF:26.1)以原创性论著形式发表了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仉建国教授、吴南教授团队关于矮小患者分子诊断率的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矮小症的外显子组测序总体诊断率为27.1%,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总体诊断率为13.6%。这是国际上首次对矮小队列分子诊断率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为矮小患者采用外显子组测序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作为诊断工具提供了高级别的临床证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本研究得到了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的支持。
矮小症,也称侏儒症,发病率在20/10万-25/10万之间,多见于男性。疾病的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骨骼发育不全,可能伴有性器官不发育或第二性征缺乏等,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矮小症的治疗原则。近年来,外显子组测序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已广泛应用于矮小患者的分子诊断领域,但缺乏对于该疾病诊断率的明确报道。
团队在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三大常用数据库中使用相关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包含10名及以上接受过外显子组测序或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作为诊断工具的患者的研究,从符合条件的5222项研究中选取了20项纳入后续分析。
团队从各项研究中提取相关信息,采用比例元分析方法梳理数据,获得了外显子组测序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的总体诊断率。结果显示,在最终选取的10个外显子组测序队列(共1350人)和14个染色体微阵列分析队列(共1070人)中,外显子组测序的总体诊断率为27.1%(95% CI,18.1%-37.2%),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的总体诊断率为13.6%(95% CI,9.2%-18.7%)。
团队还对外显子组测序队列进行了亚组分析。研究发现,将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用于矮小症诊断的第一步的诊断率,略高于将其用于最后一步,这就提示医生应更早使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用于诊断。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使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的诊断率并没有显著提升,研究者推测,虽然基因组技术的敏感性不断提高,对致病基因和拷贝数变异的认识也在持续增加,但伴随技术应用的普及,具有轻微表型但不是遗传病患者的纳入,从而导致诊断率降低。
本研究为将外显子组测序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作为诊断工具应用于矮小患者提供了高等级临床证据。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和数据解读水平的提升,将上述基因检测工具整合到矮小症的综合诊断体系中,患者可以得到更及时和精准的诊疗,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文章被选为当期JAMA Pediatrics的编辑精选文章,来自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哈佛健康研究所和哈佛医学院的杂志编委为该研究配发了专门的Editorial评述,“这些数据为全基因组检测可作为怀疑患有罕见遗传疾病患者的首选检测方法提供了进一步支持”。
更多新闻
关于公示2024年度开放课题评审结果的通知
关于公示2024年度开放课题评审结果的通知 根据《
2023-2024年骨骼畸形遗传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脊柱畸形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联合开放课题申请通知
2023-2024年骨骼畸形遗传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